施工及營運淨增量 環評空污抵換再優化

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612/8263080
以下是環境部修正發布「環境部審查開發行為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增量抵換處理原則」的五大重點:
1.擴大抵換適用對象:將施工期間的空氣污染物排放增量納入抵換處理規範,增加抵換適用範圍。
2.訂定抵換優先順序:固定污染源開發案應優先以固定污染源進行抵換,僅在不足時才可考慮移動污染源(如車輛汰換)或其他減量來源。
3.多元抵換來源:新增低污染運輸車輛、施工機具取得清潔排放自主管理標章,以及認養空氣品質淨化區等作為抵換來源,並刪除離島抵換措施。
4.抵換距離由近而遠:規定抵換應依距離選擇,先同縣市,再同空品區,最後是鄰近空品區上風縣市,並設置差別抵換比例:同縣市1:1.2、同空品區1:1.3、鄰近上風空品區1:1.4。
5.抵換制度成效顯著:自2019年推行以來,開發案的空氣污染物總增量大幅減少約8成,顯示抵換制度能有效減輕新開發案對環境的衝擊,預期修正後將進一步提升其效能。
以下是環境部修正發布「環境部審查開發行為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增量抵換處理原則」的五大重點,並結合源晟環境的觀點進行分析:
1.擴大抵換適用對象
源晟環境看法:源晟環境支持將施工期間的排放增量納入抵換範疇,這能促使開發商在施工階段也重視空污影響,有助於全面減少
污染排放,同時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強化即時監測。
2.訂定抵換優先順序
源晟環境看法:源晟環境贊同以固定污染源為優先抵換項目,這與提升工廠內部排放控制的策略一致,也鼓勵企業採用更先進的減
污技術,確保開發過程中的空污影響最小化。
3.多元抵換來源
源晟環境看法:源晟環境支持引入多元抵換來源,如低污染運輸車輛和清潔排放標章的推行,有助於推廣更多環保技術與設備的應
用,但強調應加速推動這些技術的廣泛應用,並提供相關企業更多技術支援。
4.抵換距離由近而遠
源晟環境看法:源晟環境認為以距離設定差別抵換比例是合理的,可以更好地解決當地污染問題。這也符合區域聯防的理念,促進
就地減排,減少污染的轉移。
5.抵換制度成效顯著
源晟環境看法:源晟環境對於抵換制度的成效表示肯定,8成的減量顯示出制度的有效性,但未來應加強對抵換計畫的監督和透明
度,確保實際減排效果符合標準,進一步推動永續發展。